"
经常有人问我,石油为什么会上涨,似乎这玩意儿就像股票一样,价格一天一个样,让人捉摸不透。其实,要回答这个问题,绝不是几句话能说清的,也远不止是供需平衡那么简单。很多人以为,油价涨跌就是产量多了就跌,少了就涨,这固然是基础,但现实情况远比这复杂得多,很多时候,市场的预期、地缘政治的搅动,甚至一些突发的“黑天鹅”事件,都能瞬间改变油价的走向,就像我们当年在炼油厂,好不容易调整好一条产线,上面一句‘因地缘政治紧张,XX地区供应受阻’的内部通报,立刻就得把之前的计算全推翻重来。
聊到石油为什么会上涨,最绕不开的还是供需。需求端,你想想,全球经济如果一片大好,汽车开得多,工厂开工率高,航空业也景气,那对石油的需求自然就旺盛。反之,经济不景气,大家日子过得紧巴巴的,消费自然就下来了,对石油的需求量也跟着缩水。举个例子,2008年那次金融危机,全球经济几乎停摆,油价也是一泻千里,我们当时手里积压了不少原油,那滋味现在想起来都心有余悸。
供应端就更复杂了。全球主要的石油生产国,那些OPEC+的成员国,他们的产量决策就对市场有决定性的影响。他们开会,决定增产还是减产,背后是复杂的利益博弈,有时是为了稳定市场,有时是为了推高油价增加财政收入。我们经常会密切关注这些会议的动向,有时候,仅仅是会议前放出的一些‘风声’,都能让油价在短时间内出现大幅波动。有时候,你明明看到账面上的库存很高,但如果主要产油国集体宣布减产,油价依然会涨,这就是市场预期的力量。
还有一些非OPEC+的产量,比如美国的页岩油,他们的产量弹性很大,技术进步能让他们的成本下降,产量快速增加,一旦油价涨到一定程度,他们就能快速响应,填补供应缺口。这种灵活性,也给传统的OPEC+带来了不小的挑战,使得供需的博弈更加微妙。
除了供需,地缘政治更是影响石油为什么会上涨的超级变量。中东地区,特别是波斯湾,是全球石油供应的核心区域,这里的任何一点风吹草动,都可能引发市场的巨大恐慌。政治局势不稳定,比如某个重要产油国的国内冲突,或者国家间的紧张关系升级,都可能导致石油管道被破坏、港口被封锁,或者船运路线受到威胁。我们内部经常会有一个‘风险地图’,标注着各个产油国的政治稳定性,哪个地区一旦出现‘红点’,大家就会高度警惕。
我记得有一次,一个非主要产油国,但位置关键,突然爆发了内乱,虽然那个国家的石油产量在全球占比不大,但它恰好扼守着一条重要的海上运输通道。消息传出来的时候,整个交易室都炸开了锅,原油期货价格在几分钟内就拉升了几个点。事后分析,确实是由于这条通道的潜在风险,使得海上运输的成本和保险费用都跟着上涨了,这直接传导到了原油价格上。所以,有时候,油价上涨并非因为真的有多少原油‘消失’了,而是市场对未来供应不确定性的‘定价’。
此外,一些大国之间的贸易摩擦,或者制裁措施,也会间接影响石油市场。比如,某个主要石油出口国受到制裁,它的出口量就会减少,全球市场上的可供应量自然也就下降了,这必然会推高油价。这种影响往往是‘蝴蝶效应’,看似不相干的事情,最终都可能在油价上有所体现。
石油交易是以美元计价的,所以美元汇率的波动,对油价也有着直接而深刻的影响。通常情况下,当美元走强时,对于其他货币持有者来说,buy石油的成本就增加了,这会抑制一部分需求,从而可能导致油价下跌。反之,当美元走弱时,石油变得相对便宜,就能刺激需求,油价也就有上涨的动力。这就像是美元在给油价‘加减码’一样。
我们分析师在做油价预测时,都会把美元指数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。有时候,我们看到油价在上涨,但同时发现美元也在走强,那就要警惕了,这可能意味着油价的上涨并非完全由供需或地缘政治驱动,而是美元疲软在‘助推’。反之,如果美元大幅贬值,即使其他因素看起来并不十分乐观,油价也可能出现超预期的上涨。
值得注意的是,这种联动关系并非一成不变,有时也会出现‘背离’。比如,在某些极端情况下,如果全球避险情绪浓厚,即使美元走弱,但投资者可能出于安全考虑,会同时买入美元和黄金,这时候,美元的走弱对油价的提振作用就会被削弱。这种复杂性,也是石油交易的魅力所在,永远有新的变量需要去理解和应对。
不能忽视的是,投机资本在石油价格波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。大量的对冲基金、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,他们并不直接生产或消费石油,而是通过期货、期权等衍生品来博取差价。当他们判断未来油价会上涨时,就会大量买入原油期货合约,这种集体性的‘买入’行为,本身就会对价格产生巨大的推升作用,形成一种‘自我实现的预言’。
我亲身经历过几次,市场上一旦出现‘看涨’情绪,即使基本面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,但金融市场的资金涌入,就能让油价以一种惊人的速度上涨。尤其是在一些‘消息驱动’的市场情绪下,这种波动更是剧烈。我们当时在做一套风险管理系统,就是要区分哪些是真实的需求变化,哪些是投机资金的‘噪音’,这难度非常大,因为在短时间内,很难区分谁是谁。
而且,这些投机行为往往会放大市场的波动性。当油价下跌时,如果投机者认为会继续下跌,他们就会大量卖出,导致价格跌得更快更猛。这种‘助涨杀跌’的效应,让市场情绪变得尤为关键。有时候,一则看似不起眼的新闻,都能被投机者解读为‘看涨’或‘看跌’的信号,进而引发大规模的交易。
除了我们常说的原油价格,实际在炼厂里,影响我们最终成品油定价和生产决策的,还有很多更细致的环节。比如,不同品质的原油,它们的‘价差’(Crude Differentials)是变化的。我们选择什么样的原油来炼制,不仅看国际油价,还要看它和我们当地市场价格的相对关系。有些时候,虽然国际原油大涨,但如果当地对某种特定品质原油的需求很旺盛,它的价差反而可能缩小,甚至出现溢价。
还有,炼厂的开工率、维护计划(turnaround),也会影响到成品油的供应。如果一家大型炼厂突然进行例行维护,短时间内就会减少大量的成品油产量,如果这时市场需求又比较旺盛,成品油价格就会上涨,这跟原油价格的涨跌是同步的,但有其自身的逻辑。我记得我们公司之前有个项目,涉及到一个沿海炼厂的升级改造,整个过程持续了三个月,期间其炼厂的柴油和汽油产量都大幅下降,直接导致了当地市场价格出现了明显的区域性上涨,尽管当时国际原油价格并没有那么大的波动。
另外,炼厂对不同馏分油(fractions)的加工能力也是关键。比如说,如果市场对汽油的需求特别强劲,而对柴油的需求相对疲软,炼厂可以通过调整‘催化裂化’(FCC)等工艺,将更多的柴油‘裂解’成汽油,以满足市场需求。这种‘炼厂加工利润’(Cracking Spread)的变化,也会反过来影响炼厂对原油的选择和加工策略,从而间接影响对原油的需求和价格。
所以,当你问石油为什么会上涨时,你要知道,这背后没有一个简单的答案。它是供需基本面、地缘政治风险、美元汇率波动、投机资本流向,以及炼厂实际操作等多种因素交织博弈的结果。而且,这些因素本身也在不断变化,相互影响。就像我们在一场复杂的牌局,手里的牌(供需)很重要,但对手的策略(地缘政治、投机),以及桌上的筹码(美元汇率),都可能让你出乎意料。经验告诉我们,最好的做法是持续关注市场动态,保持对各种可能性的开放心态,而不是试图找到一个‘万能钥匙’。
下一篇
已是最新文章